首页 关注 > > 正文

2023年第五届京津冀“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我区举行 重点聚焦

2023-06-02 21:56:55 来源:北京海淀 分享到:


(资料图片)

为加强非遗传承人群的培养,提高非遗传承实践能力,推进非遗进校园,营造“处处皆非遗”的校园环境,让非遗有机融入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并推进非遗进社区、进网络。5月29日,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由区文化和旅游局和区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京津冀“非遗进校园”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举行。活动展示了以人大附中为代表的各非遗传承项目基地校非遗公开课程,以及优秀京津冀非遗成果,讨论了双减背景下的非遗教育与创新,并为海淀区20个非遗传承基地校授牌。

现场活动分为五个板块,分别是非遗教育公开课、非遗项目文化体验、京津冀非遗成果展开幕式和“双减背景下的非遗教育与创新”的非遗传承论坛等多个环节。活动以游园会的形式,展示了30项海淀区乃至京津冀地区的优秀非遗项目,以“讲解+体验”的形式,为嘉宾与师生提供了一道非遗盛宴。

开幕式上,沙画、武术、民间舞……非遗传承人的精彩表演,得到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隋氏唢呐、二胡、京剧等各种非遗表演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

非遗文化体验是本次活动亮点之一,分为游园会、北京市非遗条例宣传展示区、非遗留言点赞板和非遗展演区四大部分。在游园会上制作毛猴、吹糖人、捏面人、画脸谱……非遗的展台被学生们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有的好奇地跟传承人问东问西,有的干脆自己拿起工具体验起来。“这些优秀非遗项目体验很有趣,活动之后,我和同学也会继续关注非遗知识和制作非遗项目。”人大附中高二13班学生何昌祐说道。

在非遗传承论坛上,参会人员探讨了非遗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此次论坛,各方代表就非遗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展开了讨论,为未来非遗传承和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此次活动展示了京津冀地区代表性的非遗项目,非遗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非遗传承人为学生们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活动通过树立案例典型、共享经验方法、展示案例成果等方式,使非遗在青少年群体中和非遗推广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同时,“非遗进校园”将非遗保护传承融入学校基础教育中,赋予了非遗鲜活而旺盛的生命力。非遗传承人进课堂、非遗展演进校园等多元化非遗传承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全方位、多角度地参与,使得非遗在校园内焕发新活力。

“我们联合河北、天津同仁,连续大规模举办‘京津冀非遗进校园交流会暨海淀区非遗进校园成果汇报展’,促进京津冀非遗资源开放共享,有力推动了京津冀公共文化一体化创新发展。”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柳阑告诉记者。自2007年以来,区文旅局联合区教委,通过建立非遗传承基地校、非遗孵化基地等方式,让非遗活动进校园、非遗项目进校园、非遗传习在校园,在非遗保护与基础教育融合发展领域,探索出“项目多样化、学习常态化、传习系统化、团队特色化”的“海淀模式”,每年惠及师生90万人次,在全市乃至全国形成广泛影响。

据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陈静表示,区文旅局依托区域教育、科技全国领先的优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推动包含“非遗进校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传承和保护系列活动,也将海淀非遗保护工作推向了新高度。此次活动不仅加强了京津冀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与进校园工作,更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我们相信,在不断的推广和传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会在京津冀地区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记者 王洁)

关键词:

x 广告

2022年朔州群众文化活动专场文艺演出在人民公园举行

7月13日晚,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2022年朔州群众文化活动专场文艺演出在人民公园举行。歌舞表演《在灿烂的阳光下》拉开专场文艺演出的序幕

4.2万余名残疾人有了专属辅助器具

市残联辅助器具中心为我提供的这辆轮椅,可以躺可以坐,时间长也不太累。由于交通事故导致高位截瘫,张家口市桥东区重度肢体残疾人边海卧病

大庆航空救援支队张家口驻防队伍圆满完成任务

近日,在跨省驻防460余天,圆满完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等安保任务后,大庆航空救援支队张家口驻防

张家口宣化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全面提升登记服务工作效率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半个小时就办完了,没想到这么方便。近日,在宣化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前来办理房屋抵押手续的市民孙淑苗高兴地对记者说

助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张家口开展“春风行动”网络招聘活动

为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助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今年以来,张家口市人社部门联合工信、民政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网络招聘活动。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北极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9   联系邮箱:514 676 113@qq.com